Zola Chen  /  陳玟樺

流動的光線 在鯨出沒的海域遊走 遠方的歌聲 吸引來長著蛙腳的人

視覺工作者 ZOLA 陳玟樺,以鯨、海、人創作。影像攝影展、多媒材創作、講座分享、駐村⋯異媒合作。

原先是創造力多媒體的藝術總監,也是個人接案的多媒體PM、舉辦過兩次畫展與金工設計,2009開始橫槓的拍攝水中攝影,從2015年開始鯨豚水中攝影創作,”一起懸浮的片刻“系列是在東加王國vava'u 群島,長年拍攝的水下大翅鯨藝術創作。並因海上過度騷擾動物議題到東非模里西斯申請攝影計畫,下水拍攝抹香鯨身上自然與非自然(漁網與螺旋槳)的刻痕,此系列將持續創作中,2024年回歸陸地參與
MAKOTAAY 生態藝術村創作多媒材
2025
2024
12/7–12/29 乙皮畫廊台北館 《鯨》個展 2025
2024/11/3–2025/1/3 跳浪藝術節 新城站個展 《海的自然捲》
2023
國立科學自然博物館 “Foreign Education Carnival海洋教育嘉年華” 展覽
花蓮文化局《靈感製造所》專題影片【海洋生態影像工作者左拉:成為一起懸浮的片刻】
2022    
Taiwan DRT SHOW 台灣潛水展 Speaker
海管處東沙檸檬鯊團隊合作水下標放攝影
海保署曼波標放計畫隨船攝影
海保署巨口鯊標放計畫水下攝影師
新海研一研隨船攝影師
台灣水泥和平港水下攝影影音紀實攝影 - 華山水下攝影特展
Save Our Sea foundation – Tracking Shark-like Rays in Taiwan 專案攝影師
英國鯊魚學者Bethany Anne Rebecca Smith, 花蓮巨口鯊水下攝影計畫
2021
The Phoblographer 2021 Woman Photographer 年度女性攝影師
台東成功水試所標識放流水下攝影師
洄瀾風-新社部落水下紀錄攝影指導
2020   
  藍鯨擱淺紀錄    /   洄瀾風花蓮北濱水下攝影紀錄與部落青年教學
             鯨曜日聯展    /   一起懸浮的片刻個展   /   台灣海洋國土紀實攝影師
2019    
 黑潮島航20年隨船紀錄(出版)  /  日本正鰹標識放流   /  成功標旗魚紀錄
            經典雜誌蘭嶼、 東沙檸檬鯊、生態攝影   /   黑潮島航plus: 蘭嶼     
             日本學者成功MAKO SHARK 長尾鯊標放   /  台泥和平港 水下影像華山展覽 
2018    
 3月花蓮大翅鯨紀錄  / Paul Clerkin巨口鯊標放  成功水試所約聘攝影師 / 參與黑潮101漂流計劃   
2017  
   成功水試所約聘攝影師 / 參與黑潮101漂流計劃   
2016    南非 Sardine Run 、大白鯊 海獅 / 斯里蘭卡 抹香鯨   /  日本御藏島 瓶鼻海豚   
2015 
 菲律賓馬克坦島 -日本水中攝影師交流 
   2015 -2025
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約聘攝影攝影師 .花東鯨豚調查船  
東加王國 vava’u 大翅鯨水中攝影創作       
  
2009 - 2025     
-左拉影像工作室    水中攝影 \油畫 \ 金工 \多媒材創作

2015   移居花蓮   

2011- 2019     -台中市歐洲文化創意產業協會 理監事
2001 - 2008    -創造力互動媒體 藝術總監
2000 - 2001    -傑策科技 網站與插畫設計師
1998 - 1999    -海麗光碟 多媒體企劃
1998 - 1999    -海麗光碟 多媒體企劃
1994 - 1997    -華鯨廣告 平面設計師
嶺東科技大學 視覺傳達系 畢業  

水下攝影以以潛水或自由潛水方式下水.作品分創作攝影、與生態攝影(標放、漁法紀錄、隨船攝影),並在各地駐村創作並舉辦個展及聯展。
,於2021年獲選The Phoblographer 2021年度女性攝影師
亦持續紀錄海洋生態影像。鯨豚水中影像從斯里蘭卡,新西蘭,南非和日本、東帝汶、挪威...等,捕捉鯨豚影像與紀錄影片。

除2015至今2025為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的海洋綠洲計畫的鯨豚調查攝影師,並為黑潮海洋問文基金會擔任20週年島航的隨船攝影師,成果為“黑潮導航”、“黑潮尋鯨"出版的攝影著作,並擔任海保署“你眼中的海”攝影比賽評審,積極與生物學家合作,如台灣東沙島的檸檬鯊研究水下攝影,台灣東部鯨魚的調查,以及拍攝全世界最不為人知的巨口鯊Megamouth Shark紀錄片計劃.標放、漁法紀錄、在台灣標放旗魚、各種鯊魚、海龜等等。生態攝影作品刊登各藝術創作攝影、潛水雜誌、科學月刊、經典雜誌等等出版物~曾參與黑潮漂流計畫、黑潮島航計畫、巨口鯊紀錄、經典雜誌的台灣國土紀實書籍水中攝影

近10年鯨豚的水中創作.下水拍攝並講座分享讓大眾更認識海洋生物,珊瑚礁、大型哺乳類動物、各種鯊魚、魟魚、海龜....之外,紀錄人跟環境與生物互動。包含紀錄片的拍攝,舉辦講座期待非同溫層的人們梗了解海洋,有講座邀約、展覽等等,不定期舉辦講座分享想這十多年來的拍攝經驗。 海洋龐大而脆弱,至關重要的是要竭盡所能保護它,希望能傳達珍更多的經驗讓大家重視海洋~




關於《一起漂浮的片刻》創作
是一場時間的交織,由2015年起,在東加的海域開啟,這是一場關於大翅鯨的視覺詩歌,以黑白攝影為媒介,捕捉著那些瀰漫在海洋深處的神秘氛圍。這部作品透過鏡頭將流動的光線轉換成一種迷幻的舞蹈,讓我們在鯨出沒的海域中遨遊,彷彿進入一個靜謐而神聖的世界。
詩意的序曲描繪了流動的光線,宛如詩人的墨筆,在無垠的海洋上輕撫而過。大翅鯨在這片浩瀚中成為焦點,牠們如同浪漫的旋律,在遠方吟唱,引領著觀者走進一場奇幻的冒險。而在這片浪漫的海域中,也吸引來了長著蛙腳的人,尋找著那一刻的靈感和共振。
黑白攝影的選用更是賦予了作品一種古老而純粹的美感,每一張影像都彷彿是時間的凝結,凸顯出大翅鯨在海洋中自由翱翔的優雅姿態。這種簡約的視覺風格使觀者更能沉浸在大自然的美妙中,感受到片刻的懷抱。
《一起漂浮的片刻》是攝影與詩歌的完美結合,是一場超越時空的藝術饗宴。透過攝影師的鏡頭,大翅鯨在黑白的舞台上翩翩起舞,成為流動光線中最璀璨的明星。而詩歌則是這場海洋冒險的引子,用詩筆描繪出一幅幅充滿詩意的畫面,帶領觀者一同漂浮在這片寧靜而奇幻的海洋中,共享一起漂浮的片刻。

創作過程:
“一起漂浮的片刻”展覽的主題是大翅鯨,也在這簡單介紹拍攝的主要地點在南太平洋的島嶼湯加王國瓦瓦烏Tonga(Vava’u)群島,這裡是大翅鯨生育寶寶的地方,vava'u群島有天然的屏障讓寶寶可以安全地長大,從2015-2023年來到東加拍攝大翅鯨母子對,以及公鯨競爭
鯨魚共游並捕捉驚嘆的影像,是我最喜歡的工作之一中。 也非常的辛苦,創作需要持久等待,每年到湯加近一個月,每天6-8個小時的時間在海上尋找鯨魚,有時甚至在海上度過一整天,而沒有發現任何跡象,或者出海是淒風苦雨的一天。長時間的搜尋並觀察是否適合下水,出海時間很長,真正在海裡的時間我想一天連半小時都不到,不見得每天都有好的影像出現,是個長期而艱辛卻又欣喜的創作。

Back to Top